
中國甘肅網10月17日訊(西北角·中國甘肅網記者 孫珩力)在甘肅省政府新聞辦10月17日舉行的“決勝收官‘十四五’爭先進位話發(fā)展”主題系列新聞發(fā)布會隴南專場上,隴南市委常委、常務副市長李榮介紹了該市防災減災工作的進展。面對全市7406處地質災害隱患點、占全省34.7%的嚴峻形勢,隴南通過生態(tài)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等舉措,筑起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的安全防護網。
作為全國四大泥石流高發(fā)區(qū)之一,隴南暴洪泥石流災害多發(fā)頻發(fā)。李榮表示,當地創(chuàng)新推行“12345”政策服務保障工作法,已幫助2萬余戶8萬余人實現“下山入鎮(zhèn)”“進城上樓”。在做好搬遷安置“后半篇”文章方面,隴南將搬遷安置靈活就業(yè)人員納入住房公積金制度保障范圍,辦理不動產權證書1.27萬余戶,配套建設了一批中小學校和幼兒園,并通過培育特色產業(yè)促進搬遷群眾就近就業(yè)。
在防災體系建設方面,隴南落實落細防災減災“五項機制”,建立起嚴密的防災網絡。全市確定基層應急響應與巡查預警人員2.1萬名、網格員4.5萬名,組建了總人數4.5萬余人的救援隊伍體系,每年開展實戰(zhàn)演練3000場以上,儲備應急物資186萬件(套),實現搶險物資“村村全覆蓋”。通過建立健全“1+8”智慧防災減災體系,科技賦能成效顯著。2023年,武都區(qū)安化鎮(zhèn)槐樹下村在滑坡發(fā)生前成功轉移66戶208人,實現零傷亡;2025年,武都區(qū)琵琶鎮(zhèn)緊急避險3戶14人,這兩起成功案例均獲得應急管理部肯定。
在災害治理方面,隴南堅持系統規(guī)劃、精準施策,爭取各類資金4.4億元,實施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39個,建成地質災害“一張圖”信息系統。覆蓋全域的智能化自然災害監(jiān)測預警平臺明確預警責任人2300多人,確保預警信息第一時間直達群眾。通過廣泛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宣傳,全民防災意識顯著提升,自然災害造成的傷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大幅降低。
李榮表示,下一步隴南將聚焦補短板、強弱項、提能力,持續(xù)推進防災減災體系和能力現代化,堅決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災害風險,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
- 2024-12-05【專題】人民醫(yī)院為人民
- 2025-10-17從“便捷”到“溫馨”:門診全流程升級,讓服務更具“暖味”
- 2025-10-17甘肅省人民醫(yī)院門診升級 告別“等難跑”患者就醫(yī)更順暢
- 2025-10-17第六屆應急普法知識競賽圓滿落幕 甘肅隊獲一等獎
西北角
中國甘肅網微信
微博甘肅
學習強國
今日頭條號










